包容

十五歲的丹尼放學回家,媽媽問,“今天好不好?” 丹尼“嗯”了一聲不想多說,走進自己的房間打開音響,沉醉在熱門音樂里。爸爸回來想和他聊一聊,丹尼也是沒興緻,一句“你不懂我在做什麼” 就把話題給擋住了。

“他什麼都不跟我說,”是家裡有青少年的父母常有的感慨.不但是他做的事不想跟你講,你給他建議他也不願聽,以前那個粘着你,什麼雞毛蒜皮都要告訴你的小孩彷彿一下子不見了。他關上大門,不歡迎你走進他的世界,而且說話常帶着濃濃的火藥味,三言兩語就能引發一場戰爭。

為什麼和青少年溝通那麼困難?如何能跟他們重新搭上線?父母如果能了解青少年的心態,使用新的談話的策略,很多障礙就會自然消失。

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通常是以上對下的姿態和他交談,給予很多的指令和教導。當孩子步入青少年,凡事開始有自己的的想法後,他不願意再乖乖的唯命是從,只要跟他看法不一致的,他會大聲問“為什麼?”而當他表達想法時,他希望我們能把他當成平等的大人,給他相當的尊重。父母如果還是把他當小小孩看,想用權威壓他就範,他就立刻關門。

聖經上告訴我們與人相處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這尤其適用於和青少年的溝通上,父母首先要練習快快的聽。

心理輔導珍尼弗考區(Jennifer Couch) 建議父母要使用active listening 積極地傾聽。孩子講話時要專心的聽,試着去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急着給與批評或建議。

女兒考試考壞了,心情很糟,哭喪着臉,沒講兩句媽媽就開始訓話,“我不早告訴你要提前開始準備嗎?你看我就知道會有這樣的後果,現在怎麼辦?”女兒心情更壞。媽媽再接着給建議,“下次你一定要….., 你聽我的就不會有錯。

”女兒皺皺眉頭,“不要再說了!”轉過身不願再談下去。

如果這位母親採用積極地傾聽,她會一邊聽一邊回應, “噢,”讓女兒知道她聽到了。她也可以同時重複女兒所吐出的感覺,“你考壞了,很難過!” “你沒想到會那麼難。”

基本上只專心聽, 而不加進個人的想法,女兒再發泄一下就過去了,情緒上得到了滿足。

很多青少年在家裡很沉默,不想和父母分享他的生活,因為他覺得常常一講就挨罵,不如不講,日子好過一點。如果父母多用積極地傾聽,練習只當個好聽眾,孩子就會比較願意打開話夾子。

當孩子並不是在發抒,而是在跟你討論事情,輪到他發表意見時,應該讓他完整的說完。

研究指出兩個人交談時,通常一個人講不到17秒就會被另一方打斷,硬插進他不同的想法,使溝通不能順暢進行。

父母跟小孩交談時,因為心裡把他當孩子看,彷彿低了一層,這種情形更可能發生。 孩子話說不完整,不是馬上擺出吵架的姿態,就是拒絕再溝通。

父母還有幾種反應是最容易使溝通終止的:

第一是否定他的想法。“那太不實際了!”“沒有人會這麼做的!”

第二是限制他自由表達:“你說的夠多了,我不想再聽。”“不要再講了,我怎麼說你怎麼做!”

第三是認為他的感覺不重要:“這麼小的事,有什麼好難過的!”“不要那麼斤斤計較,有什麼大不了的!”“那有什麼好擔心的!”

第四是嘲笑:“你幾歲了,還想做那樣的事”“我沒聽過那麼笨的建議”“你去試試看好了,絕對做不成的”“你穿的是什麼,好奇怪!”“那是什麼歌,真難聽!”

不管你贊成不贊成,都要耐心的聽完他的想法,不做任何批評洩他志氣,這是尊重的表示。

“快快的聽”之後是“慢慢的說”很多時候父母有滿懷寶貴的建議,但孩子並不見得想聽。

青少年主觀很強,為了怕遭到否決,會更堅持,甚至為了反對而反對。考區女士建議父母要等候正確的時機。不管你要說的有多重要,如果孩子沒有準備好要聽,就要耐住不說。

考區女士還說父母要給建議前,先確定孩子覺得你了解他並且接納他。如果孩子認為你不懂他的想法,他不會願意接受任何建議。而且如果雙方都還在怒氣上,等風暴過了,能夠心平氣和談話了再把原先的議題拿出來談,那時孩子的接納度會高得多。

最後要和青少年有良好的溝通,父母要練習慢慢的動怒。

青少年的想法往往與父母的大不相同,再加上成熟度不夠,常常用詞直接情緒急躁,父母要壓抑自己的怒氣,不要一聽就跳腳,跟孩子一樣激動,大吼大叫,用情緒化的字眼對吵。

聖經告訴我們“溫和的回答平息怒氣,粗暴的言語激起憤怒。(箴言15:1)”我們並不縱容他們的錯誤,但只有當我們能平和地面對爭執,溝通才有可能進行。如果我們也失控,孩子的情緒會更高漲,態度更強硬,家裡就會變成戰場。

“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聖經所提供給我們的這三個準則有助於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在這個準則下,談話的氣分比較和樂, 孩子自然會願意和我們做更多的交流。

所有的努力要先從我們做父母的這方開始。

 

 

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或想跟我交流一些想法,歡迎您寫信給我。來信請寄smzg@smzg.org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