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感性與靈性

我連續兩年有機會去拜訪一對夫婦,發現他們對孩子的態度有了十分明顯的變化。第一次見面時,他們對兒子真是讚不絕口、眉飛色舞地把孩子在各門功課的成績都講給客人聽。還列出他們出高價專門為孩子聘請的課外教師。

一年之後,我又登門拜訪,發現他們閉口不提孩子的事。他們的孩子也像變成了另一個人,情緒低落、孤言寡語。原來這孩子的考試成績很讓父母失望,父母動不動就說他浪費學費,被父母白白的養活。這孩子背負着巨大的精神負擔,無形的壓力簡直讓他窒息。

毫無疑問,父母會覺得自己是愛孩子的,因為他們的確付出了經濟上的代價,為孩子的前途着想。但孩子為何就感受不到愛呢?難道愛就是讓被愛的人承受負擔、產生自責、失去快樂嗎?假如你工作的薪水是2千塊錢,在工期結束時老闆給了你2千塊錢你最多會很禮貌地說聲謝謝,你的心裡絕不會產生老闆愛你的感覺,因為你被老闆幹了價值2千塊錢的活,他只是論功行賞而已。前面那個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其原因就在這裡。

孩子發現,父母為他付出的代價,要由他自己的艱苦勞動,超人的成績和給父母帶來的榮耀一一償還。因他如果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就讓他知道他浪費了父母交的學費,被父母白養;在這種情況下感覺不到愛是很自然的事。因為立功者才受嘉獎,幹活者才得薪水,這本身就不是愛。

假如你工作的薪水是2千塊錢,但在工期結束時老闆卻給了你3千塊錢。你的心裡立刻就會生出感激之情;你感到老闆是愛你的,因為你知道自己所乾的活不值3千塊錢。老闆把恩惠給了你,這是你憑自己的努力不配得到的。可見愛就是沒有功勞的獎賞,沒有附加條件的付出,無私的奉獻。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哥林多前書13:4)

我們今天的社會是極度缺少愛的社會。在這個競爭激烈,凡事憑學歷、文憑、身份、長相、關係、金錢、指標、條件、標準等論功行賞的社會,你如何才能讓你的家人和你所愛的人感覺到你的愛呢?你只要慷慨地把你的恩慈獻給他們,在他們冒犯你的時候,你原諒。在他們沒有得好成績的時候,你就像他們得一百分一樣善待他們。在他們面對別人的冷言冷語時,你給他們溫暖,在他們失敗的時候,你給他們支持。這樣做你的家就有愛,你就把自己的家人緊緊的攏在你了的身邊,因為他們在社會是上找不到愛,找不到恩慈的。

有人問,“恩慈太多,沒有懲罰,人如何會有進取心呢?”其實恩慈的力量奇大無比,可千萬不能小看。在初中的一年,我各門功課都得了滿分,滿懷希望從父母那兒得到嘉獎。父親看了我的所有考卷之後說,你寫的字很不整齊,下次要好好努力。我記得自己的心裡很不高興,只盼望立刻長大離開家。從那以後,我再沒有儘力去爭取考滿分,只要能過得去就行。這就像僱員一樣,只按照自己所得到的薪水為老闆工作。老闆的期望不能超出他所給的薪水太多,因為老闆和僱員之間沒有愛,老闆給的報酬一旦用完其效果也就消失了。

但是恩慈就像種下去的果樹,年復一年開花結果不止,用之不竭。因為工錢只能一時收買人的肉體,而恩慈卻能永遠抓住人的心。耶穌在十字架上替所有人代罪受死,就是神的恩慈。

聖經說,“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5-8)

神對我的恩慈讓我認識到基督的愛,這來自神的愛激勵我重新做人,為基督而活;縱然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生活在恩慈里的人是有福的,因為愛就是恩慈。(作者:生物化學家邊軍輝博士)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