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與希望

2005年4月22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有一名女學生從九層樓頂跳下,自殺身亡。她的遺書中有這樣的話:我列出一張單子,左邊寫着活下去的理由,右邊寫着離開世界的理由,我在右邊寫了很多很多 ,卻發現左邊基本上沒有什麼可以寫的。記不清楚上一次發自心裡的微笑是什麼時候?記不清楚上一次從內心深處感覺到歸宿感是什麼時候?活着,然而卻沒有快樂、沒有希望。

我曾以為人最怕聽到的是“死刑” 這兩個字。其實 “沒有希望了“,才是最令人悲哀的話。在中東地區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被判死刑的人請求國王免他一死,讓他在一年內教國王的馬學會飛翔;如果他到時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情願被立刻處死。國王欣然接受他的提議。他後來解釋說,“在一年之內,國王可能死,我可能死,馬也可能死。誰知道呢,馬或許真的能學會飛翔呢!” 這人死到臨頭都沒有被嚇到,就因為他心中還存有一線希望。

美國公爵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經用挪威矮型大鼠做實驗。一組大鼠被放入水中後拚命的掙扎,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終於精疲力盡而被淹死。另一組大鼠在筋疲力盡,即將沉底的時候則被人救起;休息了十幾分鐘之後,牠們又被放入水中。這一次牠們竟能在水中多堅持好幾個小時。這組大鼠和前一組大鼠不一樣,牠們還記得自己曾被救起,心存盼望,就表現出驚人的毅力。

希望的確是生命的火花。根據衛生組等部門的數據,中國每年有兩百萬人試圖自殺,因自殺死亡的人數在25萬以上。這是人們對生活沒有盼望的必然結果。人為何會失去盼望呢?有許多人認為失望是人期望過高的緣故,為了不失望就必須降低標準和期望才可以。

但神卻要人追求最高層次的盼望——永恆的盼望,得救進天堂的盼望。聖經說,“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羅馬書8:24)耶穌的朋友拉撒路病了,拉撒路的兩個姐妹馬大和瑪麗亞派人去找耶穌。等耶穌來到的時候,拉撒路已經在墳墓里被安放了四天。馬大和瑪麗亞十分失望,只注意到耶穌來晚了,拉撒路已經死了、埋了、發臭了。這對人來說是毫無希望了,但耶穌卻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25)接着他使拉撒路復活了。

世上再沒有比死而復活更高的盼望了,而這恰恰是神讓基督徒所擁有的盼望。基督徒有如此高的希望,難道不更容易失望嗎? 不會的。基督徒的盼望不在他們自己的能力上,也不在周圍的環境上,因此就不會受人的能力和條件、環境的限制。基督徒的盼望,在征服了死亡的耶穌身上。聖經說,“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矛,又堅固、又牢靠。”(希伯來書6:19)

人生的意義由他所擁有的盼望來決定。一個小毛毛蟲,能夠快樂地忍受在泥土間生活的痛苦,是因為他存有變成蝴蝶在天空飛翔的盼望。一個基督徒能夠喜樂的對待人生苦難,是因為他如同被救過的大鼠一樣,存有戰勝死亡,獲得永生的盼望!(作者:邊軍輝)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