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什麼會死?倘若祂真的是神的兒子,祂為什麼允許自己去死?為什麼不調集所有的力量來保護自己和追隨者,在世俗世界建立一個美好的王國呢?
這世俗的國度正是門徒們所期望的。既然耶穌公開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他們當然期望祂進入耶路撒冷,消滅上帝的敵人,趕走那些可恨的羅馬人。
羅馬人統治下的生活是艱難的。士兵隨意擄掠,稅吏想盡辦法壓榨百姓。羅馬士兵可以從肩上卸下重負,強迫猶太人背着走上一英里。當時許多猶太人在離家的每個方向都做了一英里的標記,這樣他們就能確切地知道自己要把東西搬多遠,因為沒有人喜歡作奴隸。
耶穌曾三次告訴門徒,祂要去耶路撒冷,在那裡,祂將在長老、祭司長和律法教師的手中受苦,祂會被殺,三天後,從死里復活。
耶穌在該撒利亞腓立比這個地方對門徒首次提及自己的死,在同一地點,彼得宣認耶穌是基督。但是,當耶穌承認祂是基督,是彌賽亞,並告訴門徒自己要去耶路撒冷赴死時,彼得竟然開始勸祂,說:“主啊,但願這事永遠不會發生”。彼得無法想象彌賽亞會死。耶穌讓彼得知道:“你心裡想的不是上帝的事, 而是人的事。”
耶穌第二次告訴門徒他要去耶路撒冷赴死時,門徒們悲傷的反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當耶穌第三次告訴門徒這消息時,門徒們的反應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雅各和約翰的母親來請求耶穌,在耶穌進入上帝的國度時,可否將權柄交在她兩個兒子的手中。當其他門徒聽到這個消息時,大家都很氣憤。耶穌知道門徒們心目中所想的彌賽亞、上帝的國度和上帝的想法完全不同。
於是耶穌召集門徒,教導大家什麼才是真正的偉大。耶穌說:“ 你們知道官員行使權力,高高在上的樣子吧”。門徒當然知道那是什麼情形。耶穌接著說:“我眼中的領袖完全不是這樣。相反,在你們中間誰想為大,就必須先做僕人;誰想做第一,就必須先做奴隸。” 因為基督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雖然耶穌是彌賽亞,但祂也沒有利用自己的力量和權威來強迫他人順從自己的意願行事。相反,耶穌用祂的力量和權柄去愛別人、服事別人。
自從罪進入伊甸園,整個世界和全人類就飽受罪的奴役之苦。我們從持續不斷的戰爭、種族分裂、暴力和破壞大自然的行為中看到了這一點。我們可能在人際關係的破裂、受虐待、毒癮、孤獨、以及物質主義的空虛中體驗過罪中之苦。罪奴役我們,破壞我們與上帝和他人的關係。人類迫切需要從罪的奴役中獲得自由,而這種自由需要贖價和獻祭。
贖價是將某人從奴役中贖買出來所需的代價,而將我們從罪的奴役中解救出來所需的贖價就是耶穌基督和祂的血,為了作世人的羔羊,耶穌必須死。
一個名叫莉茲的小女孩患上了一種罕見的血友病,她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就是接受她五歲弟弟的輸血。當醫生進去向小男孩解釋,為了讓姐姐活下去需要做的事情時,小男孩猶豫了片刻,隨後說:“如果輸血能救她,我就願意做。”
姐弟倆並肩走進醫院,當血液緩緩流進姐姐的靜脈時,小男孩看到姐姐的臉上恢復了血色,於是他開始微笑起來。但隨即笑容僵硬在他臉上,他顫抖着抬頭看着醫生說, “我是馬上就會死,還是要等一會兒呢?”
男孩誤解了醫生的要求,他以為自己必須獻出身體的全部血液,姐姐才能活下來。相比之下,耶穌基督沒有丁點兒猶豫,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為人類贖罪而犧牲,使我們得以生存,使我們得到救贖。
朋友,那麼你呢?在你的生命中,你想要擺脫哪種羈絆呢?你需要從哪些罪中得到救贖呢?對你來說,救贖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