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被猶太公會判處死刑,但根據羅馬帝國法律,宗教組織並沒有被賦予可以執行死刑的權力。他們只好把耶穌交給羅馬巡撫彼拉多審判。
耶穌站在巡撫面前,巡撫問祂:“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當祭司長和長老控告祂時,耶穌一直默不作聲。彼拉多問祂:“難道你沒有聽見他們控告你的證詞嗎?” 讓彼拉多吃驚的是,耶穌對這個問題也沒有作答,甚至對任何一項指控都沒有回應。
聖經《路加福音》告訴我們,當祭司長向彼拉多控告耶穌時,他們把耶穌描繪成一個叛亂者:祂反對向凱撒納稅,祂是傳說中的彌賽亞,是以色列的君王,祂的使命是帶領人民起來推翻羅馬帝國。
於是彼拉多問耶穌:“你真的是王嗎?” 耶穌沒有否認這一指控。但祂補充說,“我的國不屬於這個世界。”儘管耶穌沒有否認自己是王,但巡撫似乎並不認為耶穌會對羅馬帝國的統治構成威脅,事實上,耶穌是無辜的。彼拉多這樣想有如下原因:
當面對猶太宗教領袖的指控時,耶穌一言不發,這讓彼拉多大吃一驚。這超乎尋常的平靜,似乎不是一個有罪之人應有的反應。
彼拉多知道,控告耶穌的人是出於嫉妒才把祂交出來受審。彼拉多知道這些人的動機,這讓他懷疑耶穌是否真的有罪。
在法庭上,彼拉多收到了妻子送來的緊急信息,告訴他不要管這義人的事。妻子告訴他,她曾夢見過這個耶穌,並因祂受了很多苦。於是彼拉多更加相信耶穌是無辜的。
每年猶太人過逾越節的時候,羅馬巡撫都要遵循一個傳統,那就是當眾釋放一名囚犯給眾人,以示恩典。彼拉多的計劃似乎一直都是這樣的:他會讓民眾在兩個囚犯中做出選擇。
這次備選的囚犯中,一個是耶穌,當祂在那一周凱旋進入聖城耶路撒冷時,群眾一直在為祂歡呼。另外一個是巴拉巴,一個臭名昭著、眾所周知的罪犯和恐怖分子。
巡撫似乎想讓眾人選擇釋放耶穌,然後他就可以告訴宗教領袖:“對不起,這是眾人選擇的結果。” 這樣,他就可以釋放他認為是無辜的耶穌,同時還能保持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威望。
但計劃並沒有成功,因為祭司長煽動群眾起來反對耶穌。當巡撫把巴拉巴和拿撒勒人耶穌帶到眾人面前,他問他們:“你們要我釋放的是誰?” 他們喊道:“巴拉巴。”
彼拉多說:“該如何處置耶穌呢?” 他們喊道:“釘死祂!釘死祂!把祂釘十字架!”彼拉多不得已只好把耶穌交出去,準備在十字架上釘死祂。但巡撫卻竭力撇清自己和這件事的關係,因為他相信耶穌確實是無辜的。
兵丁於是就將耶穌拿住,鞭打祂,嘲弄祂,剝去祂的衣服,給祂穿上硃紅色袍子,在祂頭上戴上荊棘冠冕。戲弄完了,就給祂脫了袍子,仍穿上自己的衣服,帶祂出去,要釘十字架。
朋友,那麼你的觀點如何呢?你認為耶穌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後的感受是什麼呢?是什麼賦予祂力量一直保持沉默呢?祂心甘情願死在十字架上,這說明基督是如何愛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