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以後,許多父母會將生活的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所有的事情都圍着孩子轉,衣食住行事無巨細,甚至規劃好了孩子的一生。也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生命的重量,全部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
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這輩子就這樣了,你一定要出人頭地”。“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你,你就是我活着的意義”。
中國式的父母常常以“犧牲”為榮:為了孩子,放棄了事業,放棄個人愛好,甚至結束婚姻關係。這種看似無私的奉獻,實則想要收穫豐厚的報酬,就是讓孩子成為自己期待中的樣子。
當孩子無法滿足這些期待時,這些以愛為名的“犧牲”,就會變成枷鎖,壓在孩子的身上,有時甚至是讓人窒息的。
有些父母已經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那些張口閉口都是“我孩子”的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上一次為自己驕傲是什麼時候?
那些淹沒在孩子的瑣事中的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曾經是一名職場精英?那些把所有的假期都用來陪孩子、奔波於各種補習班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獨自旅行的快樂,二人世界的甜蜜?
當我們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時,我們是否在逃避對自己生命的責任,而孩子成為了我們逃避自我成長的借口,成為了我們不敢面對真實自我的擋箭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比起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活出精彩的人生示範更為重要。我們在職場拼搏,教會孩子責任與激情,以及生活的艱辛。
我們堅持自己的愛好,傳遞給孩子對生活的熱愛。我們擁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告訴孩子人際交往的重要。這些都比一天 24 小時的“貼身服務”來的更有價值。
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像大樹和小苗一樣,護他茁壯成長,卻也各自精彩。我們的生命因為孩子而更加的豐富,但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生命的全部意義。
我們不必把自己的人生全部傾注在一個小小的身影上。當我們能夠活出自己的精彩時,孩子才能夠有好的榜樣,擁有自己精彩的人生。所以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先活成自已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