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弟兄在廣州工作多年,也在當地教會敬拜,我們已經多年未聯繫。今天,他給我打了個電話,詢問了我這些年的境況,我們聊了很多。他也講了他的一些情況,並表明他不想在自己現在的教會待了。宋弟兄告訴我,他所在的教會是一個外國家庭帶領的。
因為事工的原因,這個外國家庭付錢請了一個中國的弟兄一起同工。但這個中國弟兄的薪水才幾千塊錢,付付房租,吃吃飯,各樣的生活費用一扣除,根本沒有什麼剩餘,甚至家裡有事,回趟家的路費都不夠,如果生病或是做個什麼小手術,還需要跟其他弟兄借點錢。
而外國牧者家庭租住的卻是幾萬一個月的別墅,孩子上的是國際學校,一年幾十萬的學費。宋弟兄實在看不下去,跟教會的外國帶領者提了下要考慮中國弟兄的情況,給他漲點工資,建議他們不要住那麼好的區域,甚至不用住別墅,可以省下很多錢,增加同工的工資,甚至可以再多聘請一個工人同工。
我的這個提議,徹底惹毛了外國牧者,他認為我影響和干預了他的家庭生活,甚至挑戰了他牧者的權威,一下子就變臉了。所以我也不想在這個教會待了。宋弟兄說的情況,我也有聽一個姐妹曾經說過,她所在的一個非營利性機構的例子。
帶領者早上的靈修跟大家講聖經,提到要過節儉的生活,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不要抱怨自己的工資。大家疑惑的是:其他三個員工的工資加起來都沒有這個帶領者的工資高。帶領者每年還有幾十萬的獎金,是其他人沒有的。帶領者的收入在這個城市超過不知多少人,而且基本每天只上半天班,下午就見不到人。
在屬靈的戰場上,作為教會帶領者的信徒,很容易成為言行不一致的人,以至於讓人失望,甚至傷害和絆倒教會的信徒。
保羅在聖經《哥林多前書》9章24-27節說:“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着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保羅無論與什麼樣的人相處和交往,都有着正確的目的和動機,就是要救些人,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所以保羅總是嚴於律己、樹立榜樣、言行一致。不是說一套、做一套,這樣方能配得將來的賞賜和冠冕。
保羅最怕的是自己“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英文的翻譯更清晰地表達了保羅說的意思:“I fear that after preaching to others I myself might be disqualified for the prize.”
作為牧者或帶領者,我們時常在眾人面前說的冠冕堂皇,而自己所行出來的卻與所講的不符。自己所教導的,自己要別人去做的,自己反而沒有做到或是不做,甚至完全相反,那我們要小心。
世人看得見,身邊的信徒看得見,重要的是神看得見。那麼我們就要反省了,自己配得將來的獎賞和冠冕嗎?請小心:恐怕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