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孩子綁住 ,或是,與家人飛翔

記得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就最喜歡媽媽,因為她會給我和弟妹們做很多好吃的東西。媽媽在外上班一向很忙,可我天天盼着她早些回家。在媽媽的小廚房裡,米,面,肉,菜都能被媽媽那充滿魔力的手變成豐美的佳肴。我和弟妹們都會因此歡喜雀躍一番。

我有一次對媽媽說:“媽媽,我長大了要像你一樣會做好多好吃的東西。”可媽媽回過頭來,一付嚴肅的表情,對我說:“你千萬不要像媽媽一樣一輩子背着個大飯鍋!從小到大,我童年的這個願望早就被放棄了。

學校社會所給我的教育是要我們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做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做人上人,而絕不讚賞一個做家務,照顧丈夫兒女的家庭主婦。有誰會料到,我這個一向被稱為“自強上進”的人,竟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家庭主婦。這讓來看望我的媽媽既驚訝又失望,急切地追問:“妳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我和丈夫剛剛成為基督徒的時候,就接連有了女兒和兒子。因丈夫學業很緊,自然地使我辭掉了喜愛的工作,留在家裡,開始承擔起照顧家人,教養兒女的職責。起初,我的確以為這僅僅是一個女人的責任,希望只是暫時的。

但是,就像任何僅以責任感為動機的人一樣,我沒有從中得到快樂。一段時間之後,我就開始變得急躁起來,感到自己所受過的訓練白白地浪廢了,我也可以像別的婦女一樣有能力創自己的業呀!

丈夫理解我的心情,一向很尊重我的選擇。可這一次他提醒我說:“你在家裡辛勞,不是出於你的責任,而出於你對我們深切的愛!看孩子的責任可以僱人來承擔,可你對孩子的愛只有妳才可以給予!”

是呀,我十分愛我的丈夫和子女,也已經清楚地看到因為我留在家裡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家裡的事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孩子們的點滴成長,過錯,性格的變化,我都能夠及時觀察到,而及時地給予指點。

丈夫下班回家後,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全家經常一起去圖書館讀書,去旅行,去野餐和幫助別人。所有這些都是我愛的結晶,難道我真的要用這些作為代價,去換取那些社會大眾的認可與接納嗎?我再次決定留在家裡。這一次不是出於責任感,而是出於我的愛!

“愛”這個神奇的概念,由行動而成為真實。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

於是,我以神的愛為動機,重新做起我一直在做的事。儘管做一模一樣的事,我的心卻有了安寧,滿足和快樂。我找機會去向別人學做各式菜肴,點心,給孩子做衣服,造玩具,編教材。我們的家成了經常接待需要幫助的人的地方,和唱聖詩與學聖經的場所。

我們結識了許多親密的朋友,我做夢也沒有想過我會過如此幸福的生活。在我還不是基督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知道人可以過這麼幸福的生活。

為什麼別人和社會的價值觀會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影響呢?聖經中記載着耶穌去一個律法師首領家赴宴的事。“耶穌見所請的客揀擇首位,就用比喻對他們說,

你被人請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貴的客,被他請來。那請你們的人前來對你說,讓座給這一位吧。你就羞羞慚慚的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請你的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坐。那時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耶穌又對請他的人說,你擺設午飯或晚飯,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你擺設筵席,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報答你。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着報答。”(路加福音14:7-14)

我們都很容易像這個故事中將自己安排在上座的那些人,為尋找自己的地位日夜奔波。而來自天堂的耶穌卻是謙卑的,為天下人受苦捨命,換來永生的機會。

耶穌給我們面對的問題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將盼望放在神的身上。我們要像耶穌那樣謙卑自己,甘心地服侍別人,甚至不求任何回報,因為我們等待着耶穌所保證的神的報償。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5:3)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