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團契

fellowship01 (150 x 119)FELLOWSHIP: “我們寫這封信向你們陳述那從起初就存在的生命之道。這生命之道,我們聽見了,親眼看見了;是的,我們已經看見,而且親手摸過。……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也傳給你們,好使你們能跟我們共享團契;這團契就是我們跟天父和他的兒子耶穌基督所共有的。我們寫這些是要讓我們大家的喜樂滿溢”(約翰一書 1:1-4 現代中文譯本 TCV)。[註:和合本 翻譯“團契”為“相交”。]

“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

公元一世紀末,使徒約翰給教會弟兄們寫了三封簡短的書信。剛才我們引用的這段感人至深的話語,就出自其中的第一封信。在這裡,約翰用一個特殊的詞來描述基督徒與父神和耶穌基督之間的契合,也用它來描述教會的使命下基督徒之間一心一體的密切關係——這個特殊的詞,在希臘語中叫做 koinonia [koy-nohn-ee´-ah], 用中文講就是“團契”,意為“共同分享”。另外,它的相關詞還有“志同道合”、“同聲共氣”、“同德一心”、“同心協力”,以及“團結“、“貢獻”、“夥伴”、“分擔”,等等。

“團契”這個詞如今常用在宗教語境中,不過,它的希臘語原詞處場卻極為廣泛,可以用來形容任何一種夥伴關係,從婚姻關係到生意上的合夥關係,全都適用。在新約時代,這個詞在使徒約翰和保羅等人筆下,是用來表示基督徒與主耶穌之間以及基督徒彼此之間那種美好而親近的關係。關於這種微妙的關係,請聽使徒保羅在致古城哥林多信徒的信中是怎樣形容的:

“我們喝祝謝了的杯,不是分享基督的血嗎?我們吃擘開了的餅,不是分享基督的身體嗎?”(哥林多前書10:16 TCV)。

“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嗎?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

在這段話里,“koinonia”這個詞被譯為“分享”,指信徒們通過同領聖餐的儀式來紀念主耶穌的受死。

然而,在聖經新約中,這個詞還用來形容基督徒們積极參与團契活動以拯救自身的行為。在使徒行傳中,路加描寫了新皈依的信徒們信心不斷加增,他們在一起學習和做工,並共享彼此的財物。以下是使徒行傳第二章里的一段話,說的就是早期基督徒們充滿激情的團契生活:

“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全體信徒繼續在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使徒行傳,2:42,44,45 現代中文譯本TCV)。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掰餅、祈禱……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

公元一世紀的信徒們一心一體地持守着共同的信仰,他們的堅定信仰和彼此間不是手足、勝似手足的無私情感,已經成為後世所有基督徒的典範。基督徒與耶穌基督之間享有團契,我們彼此之間也同樣享有團契,這一團契的基礎就是共享得救的福音,並共同恪守基督以身垂訓的道德規範。關於早期基督徒對信仰的全心投入和團契精神,使徒約翰又這樣寫道:

“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我們若說是與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裡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凈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3,5-7)。

“現在我們要把從上帝的兒子所聽到的信息傳給你們:上帝是光,他完全沒有黑暗。那麼,如果我們說我們跟他有團契,卻仍然生活在黑暗中,我們就是撒謊,行為不合真理。但是,如果我們生活在光明中,正如上帝在光明中,我們就彼此有團契,而他的兒子耶穌的血洗凈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1:3,5-7 TCV)。

我們在傳播福音的事業中,在為彼此服務的過程中,能享有與神的團契,以及彼此之間的團契,這是一種多麼了不起的福分!教會就是基督設計的讓人們和諧共處的理想組織範例。

無論在哪裡,只要基督徒們在一起,在平安與愛心當中做工,遵行着神的意願,他們就享有一種美好的團契關係,這是其他任何一種社會關係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這種美好的團契關係並非出自人的天才發明,而是來自於神,教會對這個世界所起的一切作用全都源於神的奇妙安排。作為基督的信徒,神的兒子的真光透過我們的生命映射出來。我們的任何一點感念和愛心都來自那個降臨凡塵、和我們共同抵禦罪與憂愁、和死亡對抗的神。基督徒的信心不是建立在漂亮的言辭之上,我們信仰的基石乃是耶穌基督作出的榜樣。直到今天,這個榜樣永遠是那麼有感召力,這是因為,神每時每刻都在做工,都和他的好僕人們分享着團契生活。


團契
By Dr. Bill Young, Ph.D.
Abilene Christian University
翻譯:石小竹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