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走出自卑

小麗是個柔順聽話的女孩,上小學時老師求好心切,要求學生考數學要考一百分,少一分就打一下手心,對數學沒天份的小麗很難考到一百分,挨打是常事,每一下打在掌心,也打在她的心頭。小麗覺得羞愧難當,老師把她歸類成不夠用功的“壞學生”,回到家父母也是搖頭嘆氣,怪她不夠聰明,小麗因此自卑的不得了。

這份自卑跟着她長大,影響到她生活的許多層面,她從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對自我的評價很低。

自我評價(self-esteem)是一個人怎麼看自己。有健全自我評價的人清楚自己的價值,自我形象正面良好;而自我評價低的人看輕自己的價值,自我形象負面有偏差。一個人是否能有好的自我評價和他的成長曆程有密切關係,而父母常常是關鍵人物。

心理治療師皮雅·麥樂第(Pia Mellody)說,一個人出生時,對自我的認識是零,他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被愛,靠撫養照顧他的人─通常是父母讓他明白。如果父母用口頭或非口頭的方式告訴這孩子,他不夠好,沒有價值,他會全盤接受這看法,成為根深蒂固的自我認知,跟着他長大。

麥樂第說,孩子該知道他生下來就被賦予了不變的價值,不管他是男是女,排行第幾,長的或美或丑,聰明或不聰明,他和每個人的價值都一樣,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擁有這份價值。

如果父母沒有讓孩子明了他很珍貴,並且完全接納他,而是有條件的對他付出愛,或是用社會的標準來評估孩子,孩子就很難發展出健全的自我評價。

很多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表現,不管在行為,課業,或才能上,孩子表現不夠好就生氣指責,達到了要求了才露出笑臉表示讚許。孩子因此學到只有當他做的夠好時,別人才會喜歡他,他才有價值。長大後,他會要依靠別人的肯定和接納來決定他有多少價值,別人說他好,他才好,別人否定他,他就覺得自己很糟。因為常達不到各種別人所訂的標準,對自我的評價就降低-覺得自己不夠好,別人不會喜歡他。

所造成的影響在青少年時期最明顯,美國dosomething.org的調查顯示,高中生裡面,百分之44的女孩子想要減肥讓自己更美;百分之四十的中學男孩為了增加肌肉的可看性而鍛練身體;十五到十七歲的女孩子里有百分之70,會因為擔心自己不夠好看而不去學校或迴避一些日常活動。

另一份報告也指出自我評價低常導致青少年有負面的行為:對學習沒興趣,嘗試吸毒和喝酒,有婚前性行為,用刀割自己,或飲食失調。

自我評價低還會一路影響到之後的人際關係,家庭心理咨商師傑姆·安德森(Jim Anderson)博士說,自我評價低的人會有控制他人的傾向:藉著要求別人照他的意思做,讓他覺得自己不錯;或是特意照別人的意思做,以得到對方的讚賞來肯定自己。他和別人的相處會因此常常不順暢。

這種種負面行為的源頭是起自於成長的家庭,所以一個人是否能有健全的自我評價,父母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安德森博士說,父母要讓孩子了解他生來就擁有價值,並且幫助孩子去發掘他的長處,建立自信。

孩子在某個學科或才藝上不出眾,父母不要用社會的尺度要求譴責他,而是讓他明白神賜給人的才能都不同,他做不好沒關係不是他的錯,同時從旁觀察,幫助孩子找出他所擅長的,鼓勵支持他發揮這份才能。孩子從學習中獲得能力,從成果中建立自信,更加鞏固自我的價值。

一個人對自我認知的過程像是蓋房子,我們與生俱有的價值是地基,我們的能力帶來的自信是磚瓦,一塊塊往上疊,如果因為失敗,磚瓦跌落,地基還在,自我價值還是完整的,內心依舊強大。

但如果倒過來,不曉得自己有不變的價值,就如同蓋沒有地基的房子,用成就疊出的磚瓦,一旦失去或倒塌,這個人就變得沒有價值,內心世界因此崩潰。

如果您是父母,為您自己打好地基,讓孩子在您身上看到一個健全的價值觀,會是您為他建立良好自我評價最好的起步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