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考生沒有被美國著名學府錄取的原因

What-it-Takes-to-Get-Into-the-Ivy-League每年的上半年度,美國應屆高中畢業生輕輕鬆鬆、也緊緊張張地,等待大學錄取通知書。一位中國學者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成績非常優秀,甚至親自到白宮接受美國總統接見、頒發優秀中學生獎狀。奇怪的是沒有一個常春藤名校要錄取他,為什麼?

中國美國即使教育理念、教育體制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學生們有“硬實力”和“軟實力”之分。在學校,學生被大力培養“硬實力”,學知識、做作業、學各種技能才藝,這是好的,是我們提倡的。

而學生同時也需要“軟實力”來支撐和運轉自己的多種身份:他們是孩子、兄妹、朋友、親戚、合作者、領導者、陌生人、消費者,等等,和我們並沒有大的區別。所以全面的教育應至少要考慮到以下三點:

第一.內心豐富 > 技能豐富

美國學生的校外活動,包括體育活動,樂器樂團,活動小組,社會義工等等,是由孩子們的興趣來選擇的,並且是不收費的。活動是以團隊為單位,不僅要發展孩子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這是一種性格的培養,久而久之孩子們自然就有與人打交道,與人合作,互相謙讓和勇於擔當的性格。這和中國家長從小花重金,請好老師,培養孩子的才藝技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美國的初中生就開始步入社會。他們有各種的社會活動,比如去社區老人院,殘疾人學校,醫院,幼兒園,圖書館等等地方作義工,而且多數學生都能持之以恆,一做就是幾年。沒有任何人要求他們去做,這就是他們的興趣,是他們覺得應該做的,也是必須做的。這些經歷都會讓他們的人生更為豐富,讓他們產生了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心。是他們的光榮,這樣的經歷將記錄在他們成長史中,也是他們將來申請大學、找工作的重要正向參考因素。

第二. 集體工作 > 個人快樂

我女兒從高一開始,每周放學後都會來我大學研究所工作10-20小時。開始只是做一些幫着配配試劑,洗洗瓶子一類的活,慢慢地,由於她的好學和努力,很多工作人員就讓她學點實驗技術,好幫他們做些正式實驗。

有一次周五,我女兒應該去實驗室,但因為她有同學聚會不想來了,讓我替她請假。但我告訴女兒,如果你不洗乾淨這些瓶瓶罐罐,明天是周末,只有人用沒有人洗,那麼你的失責將會直接影響周一整個實驗室的工作。女兒也不得不認同,所以,半夜十二點聚會完了,她讓我開車帶她去實驗室把她的工作全部完成,因為她明白這確實是一種責任。一種粗淺的職業道德。

從小開始接觸社會的孩子,不知不覺就會懂得什麼是責任。我經常引導高中生,建議他們去爭取到餐廳,麵包房等比較辛苦的地方去打工。因為在這種地方難免會受欺負,受挫折,常常會不高興,但是社會將告訴他什麼是社會,而不是家長和老師告訴他什麼是社會。這種短時間的艱苦和吃苦,不會意味着將終身艱苦和吃苦,但能培養出一個人的勇敢,堅韌,寬容,大度,讓他們長期受益的優秀品質。

第三.與人同樂 > 一人獨樂

每個學生在校外都應該有一片自己的天下,千萬不要把孩子們關在家裡,關上房門學習,做作業,看電腦,上QQ,使孩子失去童心,沒有社交能力,沒有合作的意識,沒有寬容心,沒有責任感。即便從現實功利的來說,這樣的孩子將來也不可能有一篇讓美國招生官感動的人生故事,寫成精彩的個人陳述去申報理想的大學。

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各方面十分優秀,在高中時還是本州每年一度進白宮領獎的女學生(美國每年每州只有一名男高中生和一名女高中生,可以去白宮領優秀學生獎),但報考大學要寫申請論文時,有個常青藤大學要求在論文中記述一件自己認為最難忘的人生挫折,而該使挫折的戰勝使自己終身受益的實事,這個女孩的父母及全家老小坐在一起竟然沒想出任何一件對女學生有受益的“挫折”。

她的父母還說,我們的孩子學習書本知識和各種才藝,家人都全力支持,從不讓她花心思在別的事情上,怎麼會讓她遇見外面的艱難困苦呢?所以這位蜜糖中泡大的全州的女狀元,去白宮領獎的優秀學生,SAT等統考成績幾乎全滿分的孩子,最終沒能如願以償進入任何一所常春藤大學,只有帶着她平平淡淡“幸福美滿”的人生經歷,去了一所申請的時候用來保底的大學。家長和學生本人的萬分遺憾成為了他們終身的記憶。

這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國獨生子女的共同特點。家長創造了無數機會讓孩子學這個,補那個,就是不去創造機會讓孩子去學品格,修道德。在美國,內心的培養才是孩子們從童年到成人,從青澀到成熟的必經之路,是孩子走出校園之後,在更為漫長的人生路上是否能融入社會、與人交往是否愉快、生活是否幸福的決定性因素。(張蓉博士 Zhang Rong)

作者張蓉,在日本佐賀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曾經在美國范德堡大學和史坦福大學的醫學院從事醫學研究,由於在三個國家教育界長年的學習工作經驗,使得張蓉博士對教育有深刻的領悟,對各國教育的着重點也有獨到的洞察。基於今天中國留學生及家長對美國的教育體系缺乏了解,特地提出她的一點看法,但願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您一些啟發。

生命之光廣播電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