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儿女

作母亲的见识

Martha Garvin-2我的邻居玛莎·加文(Martha Garvin),是一位美丽、爽朗、亲切的老太太;也是位在广播、电视界唱了二十多年传统圣诗的音乐家。自从上YouTube看到她所主持的诗歌节目(Musical Memories),边弹钢琴、边唱圣诗,那份优雅泰若、谈吐自如的模样,我就十分崇拜她在音乐上的成就及专业素养。

然而让她更引以为豪的却是养育了五个孩子的“母亲”这个身分!她自称是个成功快乐的母亲。玛莎说,“身为一个母亲,就要尽可能的花时间给孩子、陪在孩子身边,参与他们的成长”。她很庆幸自己做到了,而且也很享受陪伴每个孩子在不同阶段蜕变成长的过程。玛莎回忆在孩子尚小时,曾经有个工作机会让六岁就开始学琴、大学主修钢琴的她一展所长。

她很心动的与先生商量,然而先生却表示说,“上帝给我们很多孩子,我认为妳应当以孩子为主”。玛莎选择顺服先生的意思。一直到最小的女儿上高中后,有了先生的支持,她才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神也在这时候为她开创很多机会;并借着广播、电视及YouTube让世界各地的人,有机会欣賞到她的音乐才華。

玛莎和先生乔治,因就读于同一所基督教大学而相识。五个儿女虽然都有不同的专业,却无一例外也都选择了父母亲毕业的Olivet基督教大学就读。一家七口有共同的母校,真不可思议,可见全家有何等牢固的“凝聚力”了!! 更让玛莎感到安慰的是五个孩子不但各有所长,而且都有坚定的基督教信仰,敬虔爱主、乐于教会的服事。

有趣的是五个儿女中各有一个承袭父母的才华,且青出于蓝,胜于蓝。大儿子遗传了母亲的音乐细胞,在声乐界展露头角,赢得许多比赛奖项。美国耶鲁大学主动提供全额奖学金,招揽他进该校的博士班。小儿子则继承父亲的事业,并成功地将生意拓展至世界各地,将这120年前其曾曾祖父所开创的家族企业盈余推至最高点。难得的是他也以父亲为榜样,必定将所赚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给教会以及传福音的事工上。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言9:10)。 让儿女从小就有坚固的基督信仰根基,毋庸置疑是玛莎夫妇在教养孩子上的首要原则。他们全家大小每周上三次教会,学习神的道;并每天晚上必定全家一起吃饭。晚饭后开始他们的“家庭祭坛”时间;一家人一起学习圣经,在同心祷告后,才各自去做自己的事情。她的先生虽然是个生意人,却很少在晚餐桌上缺席。因为他懂得营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要比辉煌的事业更为重要。

除了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陪伴他们成长、适时的给予关爱以外;玛莎表示,從小就必须教导孩子順服父母。她遵循圣经的教导,尊重上帝赐给丈夫为一家之主的权柄,给儿女做榜样来让他们也愿意顺服父母。另外,孩子到了青少年阶段,为了帮助孩子灵命的成长、与上帝建立更深的关系,他们会留意各种基督教团体为青少年所办的活动,不辞辛劳的送孩子去参加。

“引导孩子认识宝贵的生命信仰,从中明白人生应當遵行的正确道路,一生到老都不偏離”,这是玛莎为什么以基督教的“圣经”为教养儿女的指南。

您呢?若您身为母亲,您认为什么才是让儿女一生受用、值得终身追寻的人生目标? 而您将以什么为育教养儿女的指南呢?祝福您!当个快乐成功的母亲  (周淑美 Shumei)

与儿女交流

如何与儿女沟通,是现代许多父母的头疼问题。姜国英姐妹育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不但品学兼优,学有专精外,还都相继进入神学院进修。立志完成神给他们的生命呼召,为神使用。无可否认,母亲从小的教育与陪伴,对他们影响深远?我们来听听姜姐妹有何独到之处,是否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镜?(周淑美 Shumei )

【文心玉语】为儿女守望祷告

我有位朋友表哥的孩子,十几岁念高中的时候怀孕了,本来是要准备上大学念书,现在却多了照顾baby的责任。两个高中生怎能照顾孩子呢?结果表哥表嫂只好为他们带小孩。

我常常觉得在这弯曲悖逆的世代,养儿育女实在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有一个朋友抱怨他的儿子迷上电玩,所有的奖励惩罚都必须以电玩为珥,只要你乖乖练琴念书,周末就可以打两个小时,如果不听话就不许玩。

这个孩子还算是好的,有的孩子根本就无法控制。结果是他们日日与机器为伍,失去了与人之间的互动,其他的活动也变得很无聊,带他们去野外看大自然时,他们也是人手一台电玩,盯着小小的银幕,把自己封锁在一个不真实的世界里。

外面的诱惑、朋友的压力、学校的教育、电视的影响,很多夺走我们儿女的东西。他们好像在战场一样,许多东西把他们掳走,我们就好像城墙的守卫兵一样,必须很敏感,很警觉,仔细观察每一个可能是危险的征兆,为儿女守望祷告。

只要我们开始祷告,圣灵会引导我们,教导我们,使我们能找到问题的根源,甚至在问题发生前,我们就先想到要开始祷告。听起来我自己也觉得很好笑,可是在我老大四岁的时候,圣灵就带领我开始为她的婚姻、交友祷告,因为他未来的另一半也在成长啊!

我有一个很可爱的祷告同伴,她有两个儿子,老大九岁,老二七岁。她说,再过两年,我的儿子就要进入前青少年期了,她不希望等到问题发生才祷告,她要在问题还没有发生以前,就开始为他们祷告。

其实两年前她才受洗,但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姐妹,懂得倚靠神,抓住神的祝福,她希望能培养出两个负责任、诚实、不贪婪、懂得信靠神的孩子。所以每周五一早,她送完孩子上学,就冲往我家,我们就为彼此的家庭祷告。上帝祝福我们,她的两个孩子也开始每天读圣经、祷告。

耶稣告诫我们,“你们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我们真的不能再沉睡了,撒旦来就是要偷窃、杀害、毁坏,我们不能等他们交上坏朋友,养成坏习惯以后才去找神求救。

今天我们就要为他们守望、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细心观察他们的心声,让他们远离一切试探,救他们脱离凶恶,使他们走在正道中,一生到老都不偏离。( 周淑美整理)

不同的妈妈经

MotherChild美籍华裔天文物理学家、柏克莱加大教授马中佩在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和「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典礼上,谈及子女培养问题时表示,成功的父母不在于教导孩子将来做什么,而在于教导他们如何面对失败、挫折,提供温暖环境,让他们自由发展。她说,她希望她儿子小提琴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拉得好一点,物理比(音乐家)马友友多知道一点,她就会很高兴了。

读到这篇报导让我想到2011年名噪一时的“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她在《虎妈战歌》中强调华人家庭的严厉的管教方式,造就了孩子的杰出的表现(比如她强制两个女儿学钢琴和小提琴),声称华人父母严格管教子女,而西方父母则在“尊重儿童个性”的口实下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大争论立即爆发。 (more…)

【文心玉语】为儿女祷告什么?

很多人都说,我不知道为儿女祷告什么,想不出有什么好祷告的。其实只要你愿意祷告,想一想,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自私自利,只知道念书,骄傲狂妄的人?还是有品格、有智慧、能忍耐、有所坚持、勤奋谦卑的人?其实再仔细想想,你就有很多可以祷告的。

你看见孩子有什么特质希望他一直保守下去的?他有什么弱点与不足的?这些都可以放在祷告里,寻求神的旨意。所以关于祷告的内容,我归纳出以下五点:

1. 针对问题: 如果你知道你的孩子有什么问题,或是你对孩子有担心的事,针对问题祷告。祷告帮助我们我们发现我们担心的事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问题,祷告可以让我们知道孩子外面行为的问题,其实是内心的问题。譬如有个姐妹发现她的孩子有一种倾向,他总是怕比别人少拿一块糖,又很怕失去自己有的玩具。她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贪心!祷告之后,我们才发现他内心真正的问题是缺乏安全感,因为弟弟的到来他觉得受到威胁,所以他很怕失去他所拥有的。所以我们本来在为他脱离贪心祷告,后来求主把真正的爱与平安的真理充满在他心里,让他心灵满足喜乐,有能力分享他所拥有的。

2. 看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当我听到朋友讲到他们孩子的问题,也许我的孩子还没到那个年纪,但是有可能会发生类似的事,我就可以预先为孩子祷告。譬如交朋友的问题、喝酒的问题、吸毒的问题、参加舞会的问题,我就开始为儿女交朋友祷告,求主保守他远离试探,为他预备好的朋友。

3. 读圣经时留意好的属灵品格,就积极为孩子祷告,和神同工,一起塑造孩子的品格。譬如:勤劳、诚实、顺服、敬虔、忍耐、开朗、勇敢、幽默感、谨慎、节制、爱神、爱人。箴言里记载了许多人生智慧的法则,我们可以用经文为孩子祷告,教导孩子。譬如,“回答柔和使怒消退”。“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4. 为自己祷告:我们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儿女他们所学的,不是根据我们所教的,而是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所以我们自己要做到,才能要求儿女,否则要谦虚诚恳的和儿女一样学习。譬如我自己知道自己脾气不好,我怎能教小孩不轻易发怒呢?我只能谦卑的告诉孩子,“上帝说爱是不轻易发怒,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所以妈妈和你一起学,你要为妈妈祷告、提醒妈妈,妈妈也提醒你,为你祷告。除此之外,还要为自己曾经犯的错祷告。譬如不当的责骂孩子,譬如该纠正的时候没有管教,都要求主的赦免与帮助,倚靠天父的恩典,只要诚心悔改,神会把我们的过失变成祝福。

5. 找一本为孩子祷告的书,按照次序和祷告同伴一起做,里面有许多不同的主题,譬如说,儿女的品格、学习、朋友、生活习惯。许多书中都附有圣经中神的应许,让我们可以直接用经文祷告,使祷告带着能力。

母亲对儿女教育的影响

mother-child-talking我们广播电台的总裁多次告诉我,他对自己父亲的景仰。他说,父亲话不多,但是人品好,所以每当他说话的时候,大家都安静下来,大家都要听他说话。中国人的父母都重视教育,那么做父母的应该如何警惕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形象与分量?

随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真正懂得了将孩子的教育放到第一位,从大城市到小地方,从县城到村庄,从有产阶级到中产阶级,甚至从中产阶级到无产阶级,不知不觉,大家习以为常地谈论孩子们的教育和发展,以及他们的将来。随着中国政治的自由化,经济的国际化,把孩子送出国旅游,留学,已是司空见惯,不以为常了。这点与我们当年出国完全不同, (more…)

生命之光广播电台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