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走出别人眼光,活出自我

other people's standards小玉是个活在别人眼光中的人。

剪了个新发型,没人夸好看,她就觉得自己一定奇丑无比。买了一条新裙子,朋友随口批评了一句,这条裙子从此就被打入冷宫,再也不会再去碰它。

和先生讨论一件事,先生否决她的建议,“你不懂!”她就不再说话,觉得自己正如先生所云,能力很差!

做一个决定前,她很在乎别人怎么想—父母,配偶,朋友,他们同意不同意,喜不喜欢,只有当他们肯定了她的决定,才觉得自己是对的。

小玉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更漂亮,更有趣,为的是能得到更多的赞美和接纳。这样的渴求像个无底洞,驱使她在迎合别人的期许上疲于奔命,内心永不得安歇。

因为长期压抑自己,以别人的想法为依归,她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觉是什么?

你是个小玉吗?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办呢?

心理咨商师杰姆安德森(Jim Anderson)博士说, 一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有四个因素:外观,想法,感觉,行为。如果这四个因素在小时候常被身旁的权威以高压或羞辱的方式否定,这个人长大之后就会不确定自己该怎么想,怎么感觉,怎么做,需要借着别人的认可来肯定自己,成为一个活在别人眼光中的人。

让我们看看这四个因素的影响:

外观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里,如果长相和高矮胖瘦被家人用社会标准评定过,他也会一直用那个标准来评估自己:眼睛太小,鼻子不够高,身高太矮,体重太重。流行短发他就会留短发,跟随潮流改变自己,以赢得认可,只有当别人说他好看时,他才觉得自己好看,无法接受真正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美。

感觉/想法
当小孩想法和大人不一致时,很多大人会不自觉的用自己的想法纠正孩子,否定孩子所表达的。比方说:

小孩说,我很饿!大人说,不,你不饿,你怎么可能饿呢?你刚刚才吃了一碗饭,不准再吃了。
小孩说,我不冷,我很热。大人说,胡说,温度这么低,你一定很冷,快把衣服穿上。
小孩说,我好怕!大人说,没什么好怕的!不可以怕,胆小鬼才害怕
小孩说:我不喜欢他! 大人:你不能不喜欢他,那是不对的!

当小孩表达他真实的感觉或想法时,如果大人没有以同理心试着了解,而是断然否定或是指责他的想法,让小孩觉得他是错的。小孩之后会对自己的感觉或想法没有把握,总要看大人怎么说,要和大人一致才心安。

长大后,他会怯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跟别人一样让他有安全感。他宁可压抑自己,配合别人,或是采取欺骗,讲别人想听的答案,所以不会被拒绝。

行为
如果大人告诉小孩,只有我说的才是对的,你要照着我说的去做我才喜欢你,当小孩想要有不同的做法时,就受到严厉的指责或羞辱。同样,小孩会因此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或是阳奉阴违,人前做一套,人后做一套。

很多这样的人长大后,以社会认可的价值体系决定自己该怎么活。随波逐流,以别人眼中的幸福为幸福,不敢有不同的想法,在别人的赞赏中也许活得趾高气昂,内心却空虚失落。

安德森博士说,有些人因为长期以别人的感觉为依归,会不清楚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或感觉,而且当别人贬抑他时,他会全盘接受,以对方的想法为想法,觉得他所说的话是对的,受到很深的伤害。

一个人要健全的活出自我,首先要能辨识自己的情绪,然后忠于自己的感觉和想法,独立思考要做的选择,愿意承担面对的责任,更重要的能勇敢的表达真实的自我。

安德森博士说当别人想法和你不同,表达自我并不是为了否定对方,要对方照你的意思改变,或是要强迫对方接受你,而只是要让对方明了你和他不一样,请他尊重你的想法。

一些强势的人也许不能容许你的不同,以激烈的言辞攻击批判你,安德森博士说这时你要站稳立场,看清对方的有限,把伤害性的言辞挡在外面,不要让它进入,影响你的情绪。表达真实的自己需要练习和勇气。

你是不是在别人的眼光中过活?你知道你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渴望吗?你敢不敢表达真实的自我?

欢迎您来信与我聊聊。来信请寄smzg@smzg.org

 

作者:何云  Salina Ho

 

生命之光广播电台 © 2022